中检西部

(029)86795288

集团要闻

头等大事丨中国中检召开“央企合作和产品线建设”专题会议暨产品线月...

发布时间:2022-12-08 浏览次数:0

  11月30日,中国中检召开“央企合作和产品线建设”专题会议暨产品线月例会(2022年第十一次),全面回顾总结央企合作工作情况,探讨进一步健全产品线协同机制,促进央企合作持续走深走实,为业务可持续发展夯基、赋能。中国中检总经理李忠榜主持会议,副总经理王虹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总经理孔祥月、孙玉友、李维政,总会计师李永吉出席会议。

  

  李忠榜在总结中高度肯定了产品线建设和央企合作工作成绩。他指出,王虹总的讲话和6位同仁的通报及经验交流让我有三点深刻的感受。一是产品线建设是头等大事。产品线是中检基本运营模式,经过近5年的勠力同心、扎实工作,各项工作越来越落实落地、涉及内容越来越深入具体、思路成果越来越创新突破,为集团这几年来整体业绩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是集团当之无愧的头等大事。二是央企是最重要的客户。央企不仅是中检最大的客户群,又因为我们就是央企群体之一,所以距离我们最近,我们也最具有服务优势。最近两年,在国资委领导和改革局的支持推动下,央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距离预期还有巨大空间。为此,集团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将央企合作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和班子工程,在行动上持续发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央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三是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更是企业第一资产、社会发展第一生产资料。凡是产品线做得好的,都是因为在这个领域有人才;凡是公司发展得好的,都是因为这个公司的领导是人才,他们能够找到人才、选出人才,在团队中聚集人才、使用人才。

  

  李忠榜指出,央企合作是集团主导的重点工作之一,跟抓其他重点工作一样,都应坚持“整体谋划、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的基本思路、基本做法。他要求,在整体谋划方面,以合作发展部为主,产品线和公司做好配合,围绕“六个一”营销体系,做好客户关系维护、营销策略、机制、团队建立等一系列工作的整体谋划,突出体现“一体化、一家人、一盘棋”的核心理念。在步步为营方面,以产品线为主,各地公司配合,一是落实落地;二是滚动发展;三是持续完善,完善合作机制、完善服务能力;四是两个协同,做好产品线线内协同、线与线之间协同。在积小胜为大胜方面,要立足长远和全过程,点上一鼓作气,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线上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积大胜为全胜,推动央企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果。

  

  李忠榜最后强调,各地在疫情管控居家办公期间,集团领导、集团各部门和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充分应用多种办公方式,加快公文流转,确保各项工作正常顺利开展。各地公司负责人要加强员工关怀,要将疫情防控及员工心理疏导工作布置到最小单位,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严格听从上级指挥。

  王虹在讲话中对产品线建设和央企合作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对央企客户营销实践与产品线建设相互促进方面总结提炼出的问题与经验、思考与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集团要切实做好市场化转型,务必要高度重视营销机制建设,要通过营销促进业绩增长和产品线能力的提升;要补齐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须的职能系统,搭建为产品线业务单元提供增值服务和公共职能的共享平台,而不仅仅是当好“管家婆”;要建立全系统对集团当前阶段的营销、销售、市场、大客户管理等工作理解的共识,为建立服务市场化导向的职能系统提供必要基础。

  

  王虹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是集团当前最重要的经营方针之一,集团一切运营活动的组织都应以高效服务客户为目标。其中,服务好央企大客户对集团来说更是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产品线的专业化能力、一体化运营为央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央企合作更好发展的土壤,而央企合作则为产品线线内、线间协同机制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实践,是集团形成一站式服务的窗口。为此,集团必须加快对整合营销或整体营销机制的探索。

  王虹要求,央企合作后续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打造增量,深入研究央企行业型客户的新需求,打造中检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型产品。二是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央企大客户服务的标准操作流程,形成作业文件SOP,形成运营管理闭环。三是建立产品研发机制,针对央企业务的复杂性、领域和地域的广泛性、所在行业的发展创新性,提出综合质量服务方案。四是协同资源到位,探讨建立大客户营销中心,形成组织保障;设立央企客户工作专项资金,形成资金保障;建立CRM系统,做好客户价值评估管理和指标体系建设,形成信息化保障。

  

  会议中,经营管理部王海龙作产品线月度工作情况通报,合作发展部陈强作央企合作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及合作案例分享,中储粮专班/农业产品及食品产品线刘建军、中国华电专班/新能源和储能产品线徐少山、航空工业专班李永广、中国化学工程专班/工业及工程服务产品线邓华分别作“央企合作与产品线建设”相关经验精彩分享。

  

  检验公司、认证中心、测试公司负责人,集团公司相关部室负责人,各国内、境外公司,各产品线通过现场或视频参会。


返回上一页